凡图人才咨询网

栏目导航
政策法规栏目

上海持证街头艺人中有退休师傅,也有海归研究生

发表时间:2023-08-03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下午时分,位于汉中路的IF188青年中心,人来人往。人们经过此处,驻足而观。吸引他们停留的,是一批街头艺人的表演。

  

?

  

李雄刚拿着剪刀和易拉罐材料,两手飞快运作,没几分钟就剪出一幅简单的风景画。“侬老来塞额嘛。”面对过往行人的夸奖,李雄刚憨笑着说:“我剪了26年,每周都来这里,想看想学,欢迎侬来白相。”

  

?

  

团市委在IF188青年中心推出的“艺空间”才艺秀,每周五至周日下午,给上海街头艺人又多了一个活动和展示空间。虽然在户外表演,他们不会被驱赶,因为人人都有“上海街头艺人节目审核许可证”。

  

?

  

  

?

  

街头艺人华俊表演萨克斯。张驰摄

  

?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对街头艺人进行试点管理的城市。2014年10月,首批8名持证的街头艺人在静安公园上岗。

  

?

  

?

  

摆摊时,A4纸大小证件随身带

  

?

  

李雄刚的编号是A006,“这张证件是宝贝啊,对我的意义仅次于身份证。”李雄刚将这张A4纸大小的证件,摆在摊头的显眼处。

  

?

  

李雄刚是首批持证艺人之一,他的手工艺生涯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曾在废旧物资公司工作的他,一次看同事用易拉罐剪出了一个漂亮的花篮式烟灰缸,被吸引的他闲暇时也学着剪制,从此习得一手好手艺。在城隍庙市场一家文化公司拥有了一个固定摊位后,他也获得了最初的收入和名气。但公司经理几经更换,注重批量化生产,对作品越来越淡漠,让李雄刚心生退意。

  

?

  

李雄刚有了名气。2014年,演出行业协会工作人员找上门来,他积极参加甄选。但回归街头,妻子颇有顾虑:“街头艺人,听上去就跟卖艺似的。”

  

?

  

李雄刚有自己的坚持:“在城隍庙,我是老板,买主是顾客,买卖就是个交易。可在街头,我是手艺人,行人都是有缘人。”

  

?

  

李雄刚喜欢人来人往的街头,和行人零距离交流。他在家里花一个月时间完成系列作品《外滩记忆》时,琢磨着总少点什么。每次出摊时,他就和行人交流,聊自己的故事,问行人的建议,创作思路就打开了。

  

?

  

李雄刚更看重“上海街头艺人节目审核许可证”的意义。“以前在南京路摆过摊,被赶来赶去,难为情啊。”没有证件之前,他总是和保安玩“猫鼠游戏”。现在摆摊时,他一直随身带上许可证。

  

?

  

去年5月,在静安公园,大连人张艺着迷地看着李雄刚表演。“老师,我支持你。”张艺轻轻地将20元放在李雄刚的摊头。

  

?

  

4年前,玩音乐的张艺背着吉他来上海。他喜欢上海的文化氛围,偶尔会去人民广场、四川北路、淮海路的街头唱歌。在新天地,好几次,吉他刚架好还没唱几首,保安就过来了,盯着他把行头收起,目送他离开。次数多了,他不好意思再去。

  

?

  

“在上海,街头艺人可以持证演出的,你去绍兴路申请。”李雄刚告诉张艺这个信息。如今,张艺也成了一名持证艺人,出现在静安公园等处,弹爵士味道的吉他曲,和城市的节奏融合在了一起。

  

?

  

  

?

  

街头艺人张根潮为小朋友表演编织。?张驰摄

  

?

  

上街头,并非是为了养家糊口

  

?

  

58岁的张根潮和57岁的何培华,是持证街头艺人中唯一的夫妻档。夫妻现场展示魔法编织,五彩金刚结、中国结、蝴蝶……当这些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手工编织品摆出时,颇受路人喜爱。

  

?

  

张根潮成编织高手是被老伴带出来的。20多年前,何培华买了本编织书自学,从此一发不可收。2005年,何培华作为上海手工艺人代表,在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的上海周进行表演,她编织的中国结等作为送给外国政要等友人的礼物。

  

?

  

张根潮告诉记者,夫妻俩都有退休工资,他们做街头艺人,并非为了养家糊口,而是想让生活变得更充实。夫妻俩经常出国旅游开眼界。不上街头时,两人就在家中编织。“平时每天午饭后开始编织,一直忙到吃晚饭。”张根潮说,简单的手链几分钟就能完成,复杂点的需要编好几个小时。他最爱编五彩金刚结,何培华喜爱编织各种动物结。

  

?

  

如今,和李雄刚熟识的行人,都喊李雄刚“上海师傅”。十几年前,美国人罗兰在豫园初识李雄刚的易拉罐作品,对这项环保艺术赞不绝口。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86岁的罗兰带着孙子和朋友又专程来上海,观赏李雄刚的易拉罐作品。临行前,李雄刚特意将作品《中国馆》送给罗兰,老先生爱不释手。巧合的是,这一年,李雄刚宣传上海世博会的易拉罐浮雕系列作品首次亮相旧金山华人社区,“上海师傅”的称号从此在海外响起。

  

?

  

“剪了26年,用废弃易拉罐超过13万只。”李雄刚最得意的作品《奔月图》由600多个易拉罐制成,面积达24平方米,曾在新加坡展出。今年,他成了宝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与“上海师傅”不同,还有一些街头艺人是高学历青年。吹萨克斯的华俊是上海交大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在一家文化馆工作。他并不是全职的街头艺人,萨克斯是他在高考后才开始学,现在成了业余选手中的佼佼者。华俊成了第二批持证街头艺人,他想从幕后走到台前寻找灵感。

  

?

  

一曲优雅的萨克斯曲吹完后,一些行人掏钱,放入华俊脚下的背包里,他点头致谢。对他来说,展示自己,获得认可,是从事街头艺人的最大乐趣。有位五年级学生,每周都要来听华俊演奏,每首曲子都用手机录下,他和华俊成了朋友。

  

?

  

如今,上海持证上岗的街头艺人共四批近40人,第五批正在招募中。从第三批起,街头艺人学历有所提升,更加年轻化。表演门类也有所拓展,除了传统的吹拉弹唱,还有杂技、现场漫画、串珠制作、小丑气球等手艺。

  

每周,艺人都会获发一张排班表

  

“这幅画多少钱?”每次摆摊,总有行人找李雄刚询问价格。他总是回答:“我不卖的。”在行人的坚持下,他不好意思了:“你看着给吧。”

  

?

  

不得自主定价,是市演出行业协会对街头艺人的“规定”之一。颁证前,演出行业协会与每位艺人签订“不扰民”“不定价”“不乞讨”等14项职业约定,街头演出遵循“定点、定时、定人、定事”原则。上岗证定时更换,如有违规行为,随意改变演出时间、地点、内容等,都将被取消表演资格。街头艺人们非常珍视这张来之不易的许可证,严格遵守着这些约定。

  

?

  

  

?

  

街头艺人胡立成表演草编。?张驰摄

  

?

  

每周,街头艺人们都会获发一张排班表,在规定的时间段和地点,演出两到三次,不能随意更改。静安公园等处几乎都有露天演出,街头艺人笑称,有时也要“看天吃饭”。

  

?

  

李雄刚、华俊等人的另一个身份,是持证街头艺人督导员,负责督导艺人出勤、处理居民投诉等相关事宜。李雄刚说,夏日炎炎时,表演点行人都很少,但很多街头艺人依然坚持表演,一些路过的行人都掏出纸巾,递给他们擦汗。“这是持证艺人的职责,万一有观众期待而来呢,不能让他们失望离去啊。”

  

?

  

一次在兆丰大厦演出,李雄刚遇到一起居民投诉。当天的吉他表演还没弹上几曲,附近小区一位阿婆就气冲冲跑来发出一串质疑:“你们是啥人?在做啥?噪音扰民,晓得吧?”李雄刚解释:“我们是持证的街头艺人,每周固定时间在这里演出,如果吵到您,我们把声音调小一些。”一些行人也上前纷纷劝阿婆,这位阿婆不好意思了:“那你们演出吧,记得声音不要太大就行。”

  

?

  

在静安800秀,街头艺人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起初,那里设有一个萨克斯演奏点。但附近居民陆续投诉,称音乐扰民。从此,800秀便只安排绘画、手工艺人等“无声的表演”。对街头艺人们来说,不扰民是第一位的。

  

?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在静安公园门口,经常能看见85后上海男生靳扬挎着木吉他自弹自唱。靳扬毕业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曾在法国巴黎高科路桥大学留学,毕业后从事房地产咨询工作。靳扬坦言:他做街头艺人,身边一些人不理解,“一个研究生怎么跑到大马路上卖唱?”

  

?

  

靳扬在法国留学时,常去塞纳河边唱歌。微风飘拂中,无论是深情的民谣,轻快的爵士乐,还是浪漫的法文歌,让他陶醉不已。他以为,回到上海,他会像这座城市里无数年轻白领一样,每天挤地铁上下班,街头表演更像是一个遥远的梦。好在,他的梦想,从塞纳河畔延续到了上海街头。

  

?

  

“对我来说,街头就是另一个殿堂,我想要这种转身。”张艺鼓励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向演出行业协会提交申请。对他们来说,这是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

  

李雄刚的梦想,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欣赏街头艺术。“每一位艺人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每一项艺术身后,都有传承的魅力。”

  

?

  

题图来源:新华社图片编辑:朱瓅编辑邮箱:

 

推荐资讯点击咨询
最新资讯点击咨询
热门资讯点击咨询
相关资讯点击咨询